作者: 来源:江桥镇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2/7/13 10:45:54 点击数:
读经典的书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们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坚持读书的人,人生一定会大不一样。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不要再犹豫了,拿起书本阅读吧。
1.《应对大变局:中国与世界》
作 者:左凤荣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I S B N:9787503569388
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努力为国际社会带来新贡献、新作为、新动力、新实践、新担当。本书以历史和现实的视角,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全面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深入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何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好外部条件,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世界与中国发展之间的碰撞与交汇。
2.《有限全球化:世界新秩序的诞生》
作 者:郑永年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 S B N:9787520717373
本书深度分析了西方抗疫失效的原因,总结中国成功抗疫的宝贵经验。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判断,提出有限全球化的理论概念;并探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如何发展,对中西方如何相互调适作出战略性的政策建议,对未来我们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提出了有益的指导。
3.《中国经济新开局》
作 者:尹海涛,许志伟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 S B N:9787511568861
本书紧紧把握当前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中国经济核心问题,以经济学的多维视角深入阐析,并配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并探讨其解决方式。旨在为党政领导干部增强经济规律洞察力、提升经济管理能力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参考。
4.《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作 者:(美)比尔·盖茨著;陈召强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 S B N:9787521728330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关于人类未来,要想阻止优选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关于技术创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关于投资机会,“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优选经济的国家。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5.《博物馆说》
作 者:《博物馆说》编写组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010232621
本书以《博物馆说》为题的博物馆、美术馆短视频的同名出版物,内容主要包括130家一级博物馆和13家重点美术馆的简介及其推介的藏品介绍。对博物馆、美术馆的介绍主要表现其创建历史、发展沿革、建设理念、特色展览以及在文化传承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等。对藏品的介绍,主要侧重于其身上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该展品的过程和趣事等。本书旨在通过介绍博物馆、美术馆及其文物、藏品,助力推动文物、藏品相关知识的传播,弘扬文物、藏品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审美等观念,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激起读者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6.《古画里的中国》
作 者:孟晖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 S B N:9787559456328
数十幅中国传统绘画名作,作者放大画中一些物事的细节:身上的一件纱衣,身侧的一截画屏,酒楼上的一段栏杆,闹市里的一个店招,院落中的一带花架……并佐证以相关的考古实物,令人信服地带我们逼近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真实。孟晖的写作(或说研究),目的并非要得出什么宏大的文化结论,而是力图从这些细节和物事中,尽可能真实地想想和还原带着温热和生气的传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7.《吃的江湖》
作 者:林卫辉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218149615
美食作家林卫辉先生在书中介绍了百余种作者亲自尝过的美食,囊括中国八大菜系、日本料理、南洋滋味、欧美菜式、甜品点心等,提及国内外多家知名餐厅,记录着自己对美食、厨师、食肆等多角度的切身观察,沉浸书中,仿佛带领读者置身四海美食盛宴。
吃和会吃,是两个概念:为什么春笋和春韭比其他季节的都要好吃?为什么晚上的豆芽比不上中午的?为什么鱼加了酸菜就不腥?中餐“火候”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很多问题,从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精通食品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理论,创造性地跨学科解构美食原理,以通俗有趣的文笔分析美味构成的逻辑,让读者秒懂美食为什么好吃、为什么有些菜非得这么做、怎样才能既创新菜式又风味不失等。
8.《侘寂之美:唐诗中的理想国》
作 者:李静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 S B N:9787520177597
本书选取了100首精美的唐诗,分为经典的十类题材,加以重新的诠释。其中既有对春花秋月等自然风物的细心描摹,又有登山临水时的深情咏叹,更有面对历史古迹时的深沉反思,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对十类诗歌的解读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们五彩斑斓的诗性生活,开阔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悦精神,享受快乐;又可以涵养性情,调适心境;更能够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为。
9.《风雨晴雪走胡同:一个媒体人的北京胡同行脚》
作 者:侯东合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 S B N:9787302571629
北京古城,就是现在二环路以内的区域,其丰富内 涵远远超出我们现代人的想象。也许是因为“灯下黑”, 人们往往凭直觉觉得北京古城已经拆得所剩无几。但北 京古城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子,已经被拆成什么样子,又被保护成什么样子,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清楚。本书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将北京古城区胡同彻底行走一遍,全面看清了这座古城在当今的痕迹,并用白描手法将其记录下来。行走中,作者不仅发现了北京古城留在今天的历史、地理、气象 、建筑、交通、人物等等诸种印迹,同时还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从中寻觅出每一 片尚存古迹的故事。
10.《日日物事:叶怡兰的用物学》
作 者:叶怡兰著
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I S B N:9787553208701
什么是简约但不简单的基本款?什么是能走入日常、丰富生活,真正需要的好器物?想要的东西这么多,究竟该如何取舍?本书收录饮食旅游生活作家叶怡兰20年间的选物用物心得,从筷架、杯垫的选择,到餐具的搭配、各式酒杯的用处,乃至作者的美学师承。本书不仅写物,更写出了作者在与器物的日日相处中获得的对人与物之缘的理解和体悟。
11.《平淡如泥,静默如谜:我和我的“二十四节器”》
作 者:郭子鹰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 S B N:9787559647689
这是一本关于节气、关于手艺、关于内心成长的随笔 集。旅行作家郭子鹰自《最好的时光在路上》的治愈系旅行哲学后,带来全新“二十四节器”慢生活冒险。十二年自助旅行后,人到中年开始学习做陶,打造私享器皿。历时七年,与泥土为伴,与时间同步,与自我对话,把日子过出“静默的力量感”。他的做陶心得,就是我们的治愈良方。
12.《免疫的真相》
作 者:王旭峰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 S B N:9787518971855
本书对免疫的概念、系统构成、工作机制及其与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并根据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着重对饮食与免疫力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饮食是免疫力健康的基础,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免疫力转态不同,对营养和饮食有不同的需求,本文对此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